中国光学传感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方家熊 日期:2025-07-14

方家熊(1939.10.22-),安徽黄山人,中国光学传感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2001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致力于光学与红外传感器研究,在推动中国空间遥感系统技术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1962年,方家熊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66年完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学业,随后于196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在该所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

 


 

方家熊在红外传感器技术方面成就斐然。他长期致力于Ⅱ-Ⅵ族半导体材料,尤其是HgCdTe(碲镉汞)红外传感器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解决了中国卫星红外遥感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我国空间遥感用红外传感器技术实现了空间对1~15微米红外探测的全波段覆盖。其成果广泛应用于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航空红外系统和民用系统,器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提出了变能隙半导体传感器的波段探测率定义,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空间红外遥感系统。他提出的多光谱组件技术成功应用于风云一号02批三波段组件和载人航天飞船的多光谱红外焦平面组件。此外,他还建立了变能隙半导体红外传感器的工程优值参数概念和评价方法,解决了空间用红外传感器的技术基础及工程问题,满足了中国首次从卫星对地球的长波红外遥感的要求。

 


 

方家熊十分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他为风云一号卫星、风云二号卫星以及“神舟三号”飞船研制了各种多波段红外传感器组件,并将相关技术推广应用于航空遥感系统和工业、交通、环境和医学等领域。他著有《卫星用长波HgCdTe探测器的研究》等论文报告100多篇,参加撰写专著2部,获得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还荣获了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除了在科研领域取得杰出成就,方家熊还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他曾担任中国光学学会红外与光电器件专业委员会主任、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等多个社会职务。还曾担任上海少年儿童 “科技启明星章” 争章活动评委,鼓励青少年热爱科学,为中国光学传感技术领域培养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方家熊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卓越的科研成果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中国光学传感技术领域的一面旗帜,是我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