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光学人物

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王大珩(一)

日期:2020-07-13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科学家是: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王大珩。




之一:王大珩的成长历程


    王大珩(1915.2.26-2011.7.21),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

得者,“中国光学之父”,应用光学家,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原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王大珩主持制成了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仪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领导了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19863月和陈芳允、杨嘉握、王淦昌等4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批准,由此国务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这一“纲要”被称为“863计划”。1992年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一个科学家的产生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对王大珩成长历程的研究,可以从中受到不少有关如何培养创新科学家的教益。我们来看看他的成长历程。

 

诞生在科学家家庭的小天才

     天气乍暖还寒,在东京气象站旁的一所普通住房里诞生了一位男婴,这个有着清脆嘹亮啼哭声的婴儿就是后来名扬中外的“中国光学之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院院士、“863”计划的倡导者王大珩。

看着刚出生的儿子,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兴奋不已。王应伟是毕业于东京物理学校的高材生,在校长的举荐下,进人日本中央气象站深造和工作。他是我国早年著名的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他早年考中进士,但面临的国情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痛失败。他思前想后,才确定自己最能做的是去国外留学科技救国,同时也标志着一个科技世家的诞生。

王应伟端详着儿子的小脸,苦思冥想该给儿子起个什么名字呢?

思考良久之后,从浩瀚的汉字中,选取一个极不常用的生僻字“珩”,来为自己的儿子命名。“珩”字在辞典上有两种解释:一是形状像古代乐器磬的玉佩上面的横玉;二是珩磨,一种精密仪器的光整加工方法。不管王应伟的主观意愿是什么,“珩”字的这两个互不相关的含意同时融人了儿子生命之中。

 王大珩 5岁时进人由北京大学几名著名学者创办的孔德小学读书。他的个子明显较同班同学矮一截,这似乎也说得过去,因为他上学早,比其他同学小了好几岁,所以他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老师的目光也总是先看到这个小学生。然而,糟糕的是他的个头怎么也蹿腾不起来,总在同学们之下,最后长大成人,定格在1.62米,这不能不让他有点遗憾。

在学校从高到矮排队,他总是站在队尾,参加各项活动,最后才能轮到他,好不容易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从排尾开始教投篮,轮到他来当排头,他鼓足勇气去投篮,尽管老师照顾这个小个子学生,给他数次机会,可他最终也没把篮球扔到篮板上。

但身材的矮小不妨碍智慧的超群,他在学习上却是一路领先。尤其是喜欢数学。汇文小学读高小一年级时,有一次,邵老师讲数学课讲到兴起之处,竟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高小三年级的算术题,问学生们谁敢上黑板试着做一做。全班哑然,谁也不举手,大家都对这道难题发怵。最后邵老师“点将”请王大珩上黑板前做题。他在同学们的众目睽睽下站起来,壮着胆子走到讲台上拿起粉笔踞起脚尖,也够不着黑板的下边沿。安静的教室里立刻发出了咯咯的笑声。邵老师见状忙搬来板凳为王大珩解难。王大珩有些不好意思地踩上板凳,唰唰地在黑板上写起来,一会儿就做出了答案。他跳下凳子,怯怯地看着老师。邵老师一手摸着王大珩的头,一手指着那道题说:“王大珩做的完全正确。这是我给高小三年级同学出的,当时那个班里没有一个同学会做。”教室里的笑声戛然而止,同学们羡慕的目光纷纷聚向王大珩。这是他第一次获得荣耀,心里美滋滋的。

后来,邵老师仔细地盘问原委,王大珩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说:“数学课讲得太慢了,就忍不住想看看后面还有些什么题,碰上难题就问爸爸。

“就这儿?”邵老师还是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

 “就这儿。”王大珩肯定地回答。

的确,王应伟很注重对儿子的教育,经常给他讲一些有关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

有一天,王应伟让儿子端一碗水来,然后把一根筷子插进水碗里让儿子看。

“看到了吗?”父亲问。

“看到了”王大珩答。

“看到什么了?”父亲又追问。

“看到一根筷子。”

“那筷子跟刚才有什么不同?”

“好像有点儿弯。”

这时,父亲又把筷子从水里拿出来举给王大珩看:“这筷子到底是弯的还是直的?”

王大珩答:“是直的。”

父亲又把筷子放入碗里,筷子又弯了。父亲对王大珩说:“这就叫折射,是一种光学现象。”

王大珩觉得太有意思了,折射像在变魔术,竟能把筷子变弯。这是王大珩平生第一次了解光学现象,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小脑瓜里牢牢地记住了“光学”这个名词。

父亲有时还带王大珩到北京城东南角的古观象台去,告诉他八国联军不顾清王朝的乞求,从这里把古人传下来的珍贵的天文仪器掠夺走了。讲到这里,父亲气愤地说:“这是我们中国的耻辱!

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在这个世界上,靠乞求是什么也得不到的。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只能靠自强。人自强了,就没有人敢欺负你了;国家自强了,就没有人敢侵略你的国家了。”

王大珩从此记住了父亲的话,好好学习。王大珩的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当父亲的还是有一件发愁的事,他常对王大珩说:“要是你的个头也像你的学习长得那么快就好了!”

可王大珩的个子就是不争气,无论父亲怎么幻想也无济于事。尽管如此,父亲也只注重王大珩的智力和学业,很少管他要锻炼身体,这的确是当父亲的疏忽。

 

中学时代初露锋芒,同时被清华大学等3所高校录取


王大珩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其父教诲。父亲王应伟从小就引导王大珩学科学,激发他热爱科学的兴趣。工作之余,王应伟还教育辅导王大珩超前学完了中学数学和微积分。王大珩酷爱数学,精通理化,读高中时数、理、化总是第一名。智慧超群的王大珩,在父亲的辅导下,总嫌老师讲的课进度太慢,吃不饱,他就自行向前学。初中毕业已学至高中一二年级的水平,高中毕业已学完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

尽管王大珩学习上总是走在同龄孩子之前,老师总是表扬他,可父亲却很少赞扬他。王应伟觉得儿子所受的褒奖已远远地多于其他的同学了,所以他不仅不赞扬儿子,而且更加严格。他给儿子在学校吃、穿、用的生活费皆在最低标准,饭费只能吃饱不能吃好,假如大珩把父亲给的钱用到了别处,那他就只有忍饥挨饿了,父亲以自身的实践告诉儿子:越能吃苦,越有出息,也越能成才。这就是自古雄才多磨难的道理。

从少年到青年,王大珩始终牢记父亲的一句话:“走科技之路,没有过时之时。”让父亲的科技血脉,在自己身上绵延流淌,生生不息。

王应伟对儿女们苦口婆心的教诲,果然在儿女身上发挥了作用。王大珩的两个妹妹都是医学专家(一个是外籍院士),三妹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家,小妹是纺织行业的总工程师,大弟是造纸工程师,小弟是中学教师。而王大珩的两儿一女都是博士。成为名符其实的科学世家。从现在看最有成就的是王大珩。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1932年,王大珩高中毕业报考大学。在父亲的支持下,王大珩一口气报考了三所大学:南开大学、青岛大学和清华大学。过了不久,报上陆续刊登出了各大学的录取通知,他竟被这三所大学同时录取了!王大珩在南开大学和青岛大学都名列榜首,在清华大学考了个第十五名。

 “当然要上清华大学!”父亲用不容质疑的口气断然说。

 

清华园里的高材生,光学事业的起航点


王大珩从此走进了清华园。

王大珩被录取到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是叶企孙教授,他对学生十分严格。当时,清华大学对物理系的学生选择十分严格。能考进物理系十分不容易,而既便是进了物理系,也随时有可能被淘汰下来。王大珩初入学时,班上共有28名同学。第一个学期下来,就减到了12名。而到最后仅剩下10名同学顺利毕业了。

10名同学中,后来成为著名科学家、学者的除了王大珩以外,还有钱三强、何泽慧、于光远等。

叶企孙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在学术上造诣很深,思维敏捷,教学方法灵活独特,从不照本宣科。考试方法也与众不同。他常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学生出不同的题目。有一次考统计物理学时,叶先生给王大珩单出了一道题。他先给王大珩一本德文版的统计物理学专著,让王大珩先把这本专著看完后,再根据专著的论点写出一篇有自己见解的文章。王大珩接过叶先生递过来的专著,他心里直打鼓,毕竟他只学过一点点德文,凭自己那点可怜的德文底子不仅要读完这本专著,还要写出自己的见解来,实在有点勉为其难。但叶企孙先生毫无通融余地,逼得没办法,王大珩只好起早贪黑,整天抱着德文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那篇专著啃下来。没想到,这次统计物理学的考试,竟会使王大珩的德文水平在极短的时间内上了一大步台阶,打下了良好的德文基础。

1936年,王大珩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时,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偶然的巧合,王大珩在叶企孙的指导下做的光学方面的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卢膜盖克干涉仪进行光谱高分辨率的实验》。论文中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将干涉仪器的理论讲明白了,二是讲清如何把干涉仪器用好。以现在的光学水平来判断当时王大珩的这篇论文,的确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能阐述清楚这两个问题就很了不起了。

叶企孙对王大珩的论文很满意,给了他较高的分。叶企孙又把此论文给饶毓泰教授评判。此时,饶毓泰已经从南开大学调至北京大学。饶先生评价说:“此论文很不错,够得上准硕士论文的水平。”

从表面上看,毕业论文似乎与王大珩后来从事光学事业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它与王大珩幼年时从水碗中看到的光学现象一样,都是王大珩科学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以小见大的事件。

大学毕业时,叶企孙抱着惜才爱才之心,将王大珩留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担任助教,专门负责大二年级物理实验。

在担任助教过程中,王大珩考取了“史量才奖学金”。“史量才奖学金”名额很有限,清华大学每年只有两名,王大珩能占有一个名额,足见其优秀和幸运。    

由于申请到了“史量才奖学金”,王大珩就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倾心于科学研究中。这期间,王大珩考取了清华大学赵忠饶教授的核物理研究生。在赵忠饶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中子实验研究,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前沿的研究领域,因为在当时量子才刚刚被发现不久。

就在王大珩沉浸于中子微观世界里、全力以赴攀登物理学高峰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面临着民族危亡的战争年代,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被日军的枪炮声打破,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侵扰,王大珩醉心的科研工作和宁静的实验室生活已经无法继续进行。清华大学宁静的校园里激荡着爱国主义的洪流,王大珩从实验室回到现实中来。1937年,王大珩进入南京国民政府兵工署弹道研究所,从事弹道测量工作,用自己所学知识践行为国服务,为抗日服务。

 

亮剑帝国、名扬英伦


1938年,王大珩在汉口参加了第三届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的考试,共有400多人参加了报考。这一年物理专业只有两个名额,一个是理论物理专业,一个是应用光学专业。王大珩因为毕业论文做的是光学方面的研究,又由于自己向来对物理实验极感兴趣,便报考了其中的应用光学专业。那次考试,他和后来一起获得“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称号的彭桓武同时考上了留英的物理专业。

19389月,他和彭桓武从香港乘船去英国。王大珩默默地望着眼前那片渐渐远去的国土,默默地望着还在战火中呻吟的祖国,他想到了这与1907年父亲去日本留学的情景何等相似!

当年,父亲是在甲午战争炮火的敦促下走出国门的。如今,王大珩是在“七七事变”的枪炮声中离开祖国的;当年父亲所去的日本和如今王大珩所去的英国,都是近代史上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国家,当年父亲所抱的理想和如今王大珩所怀的志向一样,就是好好学习,为自己正在受外强侵略的国家,争回中国人的尊严,走出一条科学救国的道路。

 王大珩到英国后,走进了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学习,他主攻的是技术光学专业,不久就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题目是:《在有球差存在下的最佳焦点》,这是一篇关于光学设计的论文。其中论述了光学系统中各级球差对最佳像点位置和质量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用优化理论导致以低级球差平衡残余高级球差并适当离焦的论点。直到今天,这篇论文还经常被国内外有关专著引用。当时的大英帝国由于加速发展了工业文明,骄傲的英国人不曾想到来自中国

的王大珩身材瘦小,却智慧超群。师生们对他刮目相看,王大珩的导师对这个矮小的中国学子充满信心地说:“弱国有能人,中国将来是有希望的!”

 

为了祖国,放弃博士学位


王大珩两年后获得了硕士学位,他毕业之时,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笼罩伦敦。 1940824日,纳粹德国的飞机空袭了伦敦。而英国皇家空军随后也报复性地轰炸了德国柏林。不列颠之战迅速升级,战争所需的光学玻璃由原来30吨突然急增了10倍。善于捕捉机遇的王大珩灵机一动,他想,摄影机、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和经纬仪都延长了人眼的功能,而他们都需要光学玻璃才能制作,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他何不去研究光学玻璃呢?于是,王大珩离开伦敦去了雪菲尔大学,在世界著名玻璃学家特纳教授指导下攻读光学博士学位。令人费解的是,他主动放弃了继续深造和就要到手的博士学位。

1942年,他选择了英国一家世界有名的光学玻璃制造公司昌斯公司,以自身的学识进人光学玻璃制造技术研究领域。这对王大珩来说似乎有点屈才,尤其是放弃那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的确有点可惜。后来,他的幸福家庭里走出了三个博士儿女,还都为父亲当年放弃博士学位的抉择遗憾呢。可王大珩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为自己留学国外的博士儿女们题诗一首:《喜看子女学有所成》,最后一句语重心长地落在了:“须当爱国者,志把中国兴。”   

王大珩这个中国人,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名利,而是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祖国不但光学仪器理论是空白,光学材料的制造技术更是空白。他认定只有既懂理论又掌握制造技术,才能填补这片空白。

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光学仪器在战争中的作用,受到交战各国的重视,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是保密的。他和另一同事最早研究稀土光学玻璃,并获得专利。这项写着中国人名字的专利,是他到昌斯公司后的第一项科研成果。

这项成果,使昌斯玻璃公司成为英国最早进人稀土光学领域,而且也使王大珩成为英国最早研究稀土光学玻璃的人。

在精密测量光学折射仪器方面,王大晰发展了V棱镜折光仪,获得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器发展奖,并在英国制成商品仪器。

有趣的是,1966年英国在我国天津召开科学仪器展览会,一位英国科学家向中国来宾介绍说:“各位来宾请注意,摆在你们面前的这台V棱镜精密折射仪的设计者是一位中国人,这位中国人1945年在我国获得了‘第一届英国青年仪器发展奖’。当时,获此殊荣的只有三位青年人,其中一位就是中国的王大珩先生,你们应该为之而骄傲!”

      王大珩以自己的智慧给中国人赢得了荣誉。直到1948年王大珩回国,他在昌斯玻璃公司工作了整整六年。这段时间是王大珩在英国期间收获最大,也是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昌斯公司的这段工作经历为王大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他后来开创中国光学事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