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一直致力于打造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科普教育活动,向观众展现光学现象、揭示由浅入深的光学原理,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策划和准备,于2021年4月2-4日,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在馆内常设展厅、一楼中厅和光学设备体验区,举办了多场“展厅小课堂——展项大解密”“互动求证脱口秀——是真的吗?”、“蓄电火星车”趣味科学课堂和光学设备体验等活动,带领大家玩转光科馆。
一、展厅小课堂——展项大解密
科学老师面对面、手把手陪你玩展项,挖掘展品的光学原理,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本期全新推出三节展项大解密课程,分别为:望远镜与显微镜、裸眼3D的奥秘和中国古代光学,可谓传统活动展新颜。
1.望远镜与显微镜
世界的细节和宏大,往往是肉眼无法完全领略的。比人头发还细100倍的蛛丝是什么结构的?宇宙中星球产生和消亡是怎样的风景?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发明,为我们打开了令人惊奇又前所未见的世界。
2.裸眼3D的奥秘
主流的3D显示技术,仍然不能使我们摆脱特制眼镜的束缚,而裸眼3D技术却能突破此限制。你知道裸眼3D的主流技术手段和技术原理吗?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观看到了裸眼3D电视,还共同揭开了裸眼3D的奥秘。
3.中国古代光学
长期以来,“欧洲中心论”大行其道,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人的成功在于技术而非科学,“传统中国文化缺乏科学的基因,中国的发明创造往往实用主义使然,重过程轻求证,停留在纯粹经验主义的阶段”,事实果真如此吗?千百年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光学人物和光学发明为你揭晓答案。
二、互动求证脱口秀——是真的吗?
此次活动,经过数月彩排与预演,首次在公众前亮相。科学老师与科学小助手通过话题抛出、游客判断真假、真相调查、现场实验、派发奖品等环节,携手广大游客共同对网络流言进行实验与验证,去伪存真、探求真相,让你告别朋友圈谣言。
三、“蓄电火星车”趣味科学课堂
一辆不用安装电池的小车,怎么在火星上行驶呢?带着这个疑问,4月4日,科普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一起动手制作了一款太阳能火星车。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去阳光下试验自己专属的火星车,感受光学的奥秘与乐趣。
四、光学设备体验
为了能给观众提供良好的体验感受,科学老师精心设计体验内容,并在微信公众平台提前开放了预约体验报名。活动内容包括激光内雕、3D打印、激光打标以及激光雕刻等项目,科学老师现场为观众演示实验过程,讲解光学设备的内部构造及工作原理,让观众在体验光学先进设备的同时,了解其中的光学知识。
节日期间,我馆科学老师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水平、敬业的精神为公众提供了优质的科普服务。在这里,光学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专业名词。未来,我们将继续为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光学科普教育活动,为普及光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做出新贡献。
(供稿:展览教育处 撰稿:韩莹莹、姜春雨 审核:王玉凤 编辑:殷宝怡)